嬰幼兒常見與腸病毒預防
溢奶及吐奶
溢奶
1.由於嬰幼兒胃的位置是橫躺著的,
食道與胃連接的賁門處因肌肉發育
不完全而較鬆弛,所以在剛餵完奶
吸入較多的空氣或餵完奶後馬上更
換尿布時,會有部份的奶從口中溢
出(或稱回奶)。
2.這種情形不會造成嬰兒的不適
常見於仰臥的嬰兒,待嬰兒4~
6個月大的時會逐見好轉。
吐奶
吐奶是一種病態,已餵食的奶會以強
而有力或噴射的形式吐出,吐出前寶寶
會躁動不安,痛苦不舒服的現象,常伴
有其他的病因,例如:肥厚性幽門狹窄,
腸阻塞等,需要醫師做進一步詳細的檢
查與診治。
溢奶的照護指南
1.改善餵食方法:每次餵食的奶量適當,
不要過多。吸奶時,勿使嬰幼兒由奶嘴
吸入空氣,餵奶的過程中可每3~5分鐘
輕拍背ˇ,使其嗝氣一次,餵完奶後可
多抱一會兒,再放回床上維持右側臥位
2.奶嘴的洞口大小要適中,奶瓶到立時
每秒滴下一滴奶水。
3.少量多餐、餵食後不要任意搖動寶寶
也不要使寶寶太激動。
4.牛奶可添加米粉或麥粉以增加牛奶的黏
稠度,使汼奶在寶寶的胃理不易逆流而出。
5.如依上述方法2~3天仍不見好轉,則可能
因為其他原因所引起,需就醫檢查以早日診
斷治療,避免耽誤病情。
腸病毒
1. 致病物: 病毒。腸病毒是一群病毒的總稱
包括克沙奇並毒(A群23型
麻痺病毒(3型)、伊科病毒(31型)及68~71型
腸病毒,共60多種病毒。
2. 傳染途徑:【糞---口 】感染或飛沫、接觸傳
染等。
3.好發季節:腸病毒全世界都有,通常在春、夏
季、初秋流行,以7~9月為高峰期。台灣因地
處亞熱帶,幾乎全年都會感染。
4.傳染力:在發病前幾天,已具有傳染力,在發
病。一週傳染力最強,在患者咽、糞便,均有
病毒存在。
5.致死率: 絕大部份會自行痊癒,只有及少部份有中
樞神經及心臟血管方面的併發症,如:腦炎、腦脊髓炎
心肌炎及肺水腫等。致死率為十萬分之一到萬分之一
既使被感染後,99.9%可恢復健康。